「我知道該放手,但我的存在不是為了提供經驗嗎?」十五夜羅PD 中年職場困境 feat. 《個人時代》作者宋吉永

07.22.2024
#個人時代 #宋吉永 #研究系 #言外電子報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來訪出版社的數據大師宋吉永,受到韓綜王牌製作人羅暎錫的邀請,三月左右上了他的 YouTube 頻道「頻道十五夜」。身為吉永大人《個人時代》繁體中文版的責任編輯,竟然直到現在(透過社群粉絲回饋)才知道,興奮的把該集節目看完後覺得實在太精采,姑且先整理一小段我個人也蠻有感的「羅PD 的中年職場困惑」分享。

ꗃ Key Points

  • 心態:接受多樣性
  • 觀察點:發現不同+稱讚+過程分享/參與過程
  • 方向:放下,去做新的事
 

QA時間│影片片段記錄

©︎채널십오야
 
羅PD 當我第一次聽到「核個體」這個詞時⋯⋯過去我一直認為綜藝節目是透過團隊創作並共同獲得成功的。但這個詞讓我思考我是否錯了?我們應該解散、走各自的路嗎?這讓我思考了很多事情,是否我一直被這種傳統思維所束縛?

吉永 正因如此,我們首先要創建一個健康的組織文化,你必須接受多樣性,建立一個平衡的獎勵系統;其次,給予團隊其他人完全的控制權,鼓勵他人主動。

羅PD 我有個問題,教授。假設我告訴藝瑟我只會參與節目10%的工作,她可以掌控90%。一個月後,他們經過幾週的討論後向我提交了一個提案。但從頭到尾,我都不明白,所以我不能讓他們去做。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假裝沒看到嗎?我應該怎麼做?

吉永 你可以做兩件事。首先,如果你看到跟你想像完全不同的東西,那是個好消息。如果他們做了我能想到的東西,他們就是我的複製人,你不需要這樣的人。首先,要理解它必須是不同的。
 
©︎채널십오야
 

吉永 其次,如果一個新想法你不明白前因後果,那表示你必須參與過程。想想看,如果你在過程中你就不會感到無法理解,但如果有人在一個月後帶來新東西,你當然會陌生或驚訝,因為你並不知道過程中的前因後果。

羅PD 你知道我為什麼說一個月嗎?為什麼?因為我知道如果他們馬上分享他們的想法,我不會同意。我想讓他們至少享受一個月的時間⋯⋯一切變得更複雜了,覺得我不應該上這堂課的。

吉永 但也因為困難,大家一起走這條路的話,每個人的功力都會隨之提升,這就是為什麼艱難的路反而是正確的路

羅PD 在我 30 多歲或 40 多歲時,我和大約 10 個同齡人一起工作。我們有相似的目標,大家在同一個水平上討論來製作節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權威和年齡增長,現在團隊底下的這些人比我年輕很多,他們生活在我無法理解的文化中,儘管我知道我應該放棄我的權威來支持他們,但這樣一來,我無法不覺得「也許我的存在毫無意義」,可是我之所以在這裡,難道不是為了分享我從經驗中獲得的東西嗎?這樣的想法每天不斷在腦袋裡打架。

吉永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最好的問題是問你所感受到組織內部發生的問題和衝突。首先,你必須努力工作,因為這是你的職責。我最近的書《時代預報》傳遞的訊息除了核個體外,更重要的是關於社會從垂直轉向水平,第一個是你必須改變你的心態,轉換成水平思考;第二個是,羅PD 您應該做什麼?什麼都不用做,因為你已經身經百戰,你在這 15 年來主流平台更換兩次的情況下都存活了下來。

羅PD 我確實存活下來了。

吉永 你會再做出其他事情的,別擔心。不要以為如果把責任交給他們,你會失去權力。不是這樣的。他們會做他們該做的事情,而你應該去尋找一些新的事情。

羅PD 還要再做新的?

吉永 當然!你已經有在直播了不是嗎!你已經察覺到了該做新的事,並且正在做。只是因為你之前的作品具有太重要的責任且規模龐大,所以害怕自己會毀掉這一切。

 

✎ 編輯筆記

有件事我覺得非常有趣,就是「越尊重他人的人,越擔心自己不夠尊重」。

羅PD 在節目上苦惱的這些問題,或許不知情的人會以為他是什麼獨裁老闆,但其實我在差不多快十年前的書中讀到過,羅PD 是個在團隊中特別留意不讓自己「一人獨大」的工作者。他並不認為自己是最有創意的,在韓國那個階級年齡制度很強的社會中,他會小心不要輕易否決最年輕的「忙內」PD 的意見,我認為這點在節目的氛圍中是可以體現的。

為了這篇文章,我才發現羅PD 的年紀也不過多我五歲,差不多可以算是在相近的氛圍成長的概念,他在 2019 至 2020 年開設了 YouTube 頻道,算一算也正是他個人的「天王星對衝年」,以人類圖的流年來看,也是關於個人生命階段很重要的幾年。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對於「舊模式」有危機意識,也積極嘗試「新模式」的角色。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會在意吉永大人所「預言」的「未來的社會是個人/核個體的時代」,一直在檢視自己有哪些固著的思考系統。

你的心態要從接受多樣性起

當我們「真正接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之間擁有不同的需求、思想、背景等,我們才能覺察內在的「控制」,其實是基於恐懼而「不願放手/風險管理」,進一步「求同/跟我所思所想一樣的我才認同/覺得安全」。因此吉永首先說「接受多樣性」其實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然而也是一切問題最大的那個主因。

我們能從他所建議的三個重點來觀測自己,是否真正「接受」了多樣性。

那就是:
  1. 發現他想的跟我不同
  2. 稱讚別人
  3. 過程分享/參與過程
我想這三點每個人應該適用,首先,

情境一,別人提供了一個點子,你完全沒想過,或許還覺得他想的根本不在點上。其實從這裡開始,我們已經進入「比較」系統,因為「我壓根沒想到、根本不會這樣想」的本身已經將自己的思路視為一個「比較值」。

吉永大人說的比較直白,如果他想的跟你一樣/你很認同,那他變成你的複製人。我在職場上很常聽到高階管理者說出這種話,「真想變出好幾個我來做事」、「我都可以想到XXX,為什麼他不可以?」。當他們說別人「為什麼不可以?」的時候,並不是真正在問「為什麼」,而是在說「他為什麼不變成我」。

稱讚能創造一個人人敢發言的環境

於是就進入第二點,也就是當你聽到這個意料之外的點子,你會不會學吉永大人這樣說:「你真是天才!你怎麼想到這個的?」

坦白說這就更不容易了,可是,這是一個相當易於操作的行動。當你覺得很想否決別人的想法時,試著反其道而行,把負評換成稱讚(當然最好是盡可能找到你能真心稱讚的地方,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如果你真的稱讚不了那個點子,你稱讚他勇於提案不好嗎?),你會發現,稱讚能創造一個人人敢發言的環境。

關於這點是我長期作為 BTS 粉絲學習到的。我發現他們這個團隊,到了某個青春期過去了的成熟階段起,他們再也不會相互 diss 而是改成了互相稱讚。有許多每個人都要發表意見的場合,無論是誰發言,說得多好多普通,他們都不吝彼此稱讚。於是我也開始決心要盡可能的稱讚,當然這真的難做到,尤其我一個令人討厭的投射者,能看見一件事的漏洞勝於美好,像這種時候最好是閉嘴。閉嘴,然後側耳傾聽。只要願意這麼做,多多少少你還能聽到對方願意繼續往下說,而不是再也不對你說。

不要以為如果把責任交給他們,你會失去權力

《個人時代》中,宋吉永教授寫了很多由於 AI 介入後,職場的「中階管理者」會消失的論述。在組織裡,充滿各式各樣實際手裡沒有任務的主管,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管理」而非「生產」。這些在職場或某領域打滾至少二十年的人,原本應該貢獻他們豐厚的經驗給年輕的生產者們,卻因為科技下的時代變化高速,產業變革快得令人陌生,就像羅PD 在節目上說「現在團隊中的年輕人比我年輕很多,他們生活在我無法理解的文化中」,中年人的職場不可能不產生困境與困惑。

在困惑茫然與對未知恐懼的驅使下,只能一個一個變成控制的魔鬼,拚命的去「管理」他們熟悉的舊事(例如 Excel 的格式什麼的、公文的字級還是字體什麼的⋯⋯),他們於是越來越摸不清自己在職場(或社會)的存在價值,他們只能盡力去否定年輕人那些他們看不懂的「錯」,好讓自己一直是「對」的。

但吉永大人還是給出很溫暖的指引「把責任交給他們,你去做新的事。」

我們(當然是我,畢竟我也邁入天王星對衝了)當然不會失去權力,任何時候都可以創造新的事、建立新的權責。而過去累積的資歷與經驗,會讓我們在嘗試新事物的起點和剛畢業時不同,至少,我們更懂得找門路/辦法來達成想做的事。至於創意啊、角度啊,當然要多多利用這些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新鮮腦袋來協助,活到這麼大了,難道還想要事事靠自己嗎?

可能我是個無內在權威投射者,能量中心可說沒動力,我總是思考關於團隊如何共同合作的問題,也很好奇韓綜這種工作人力需求龐大的產業(但又沒大到拍一部電影),他們怎麼思考怎麼工作。

事實就是,創意工作者也充滿中年危機

(無意義的結論)
 
 

延伸閱讀

⛏︎ 本篇講到的影片:시보야의 미래를 위해 귀한분 모셨습니다. 송길영의 미래교실 | 에그문화센터 (為了十五夜的未來,我們邀請了貴賓。宋吉永的未來教室 | 蛋文化中心)

⛏︎ \吉永來了/特別企畫【開場篇】《個人時代》作者訪台後記
 
 
⛏︎ 吉永大人問答室(真人吉永上線!)
 
 
言外企畫編輯部
書裝不下的事,我們展開看看 —— ◫
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