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雜慢格進】文化雜誌的美女特輯?所謂「美」究竟是⋯⋯ ──《pen》NO.329「傳說的美女」特輯

01.30.2024
#日本雜誌 #雜誌 #pen #編輯 #文字專欄
撰文/劉揚銘(每天努力三小時的文字工)

這是一本收藏超過十年的雜誌,現在終於看懂。隨著時代演進,今天回顧內容或許感覺政治不正確,但讀完之後,我開始思索所謂的「美」指的是什麼?

多虧雜誌編輯,讓事物變得有趣、增添意義,因此我想剖析這本特輯的觀點與切角:文化雜誌創刊十五周年特別號,為什麼以「美女」為主題,怎麼製作出新意呢?

這期專欄介紹的是日本雜誌《pen》。一九九八年創刊,由三十到四十世代男性構成主力讀者(但女性讀者也不少),每期主題從時尚、藝術、設計、電影、音樂等文化類型,到日本傳統工藝、手錶與相機等物件,以「優質日常在身邊」的概念發送資訊。品牌宣言則是「 with new attitude」,試著用新態度看待事物。

這樣的流行文化雜誌,在二○一三年創刊十五周年特別號,製作「傳說的美女」總力特輯,封面人物是曾有「平成灰姑娘」之稱的華原朋美──你也許根本沒聽過她的名字,畢竟就算是十年前,華原朋美都已經過氣好久。她是那個在九○年代暴紅後迅速走下坡,歷經精神不安定、過度用藥、於自宅瓦斯中毒、送醫、出國復健,人生空白五年後,三十八歲重現於舞台的曾經的歌姬。

整整七十二頁的美女特輯裡,她絕對稱不上最美,但《pen》卻以這樣的華原朋美為封面人物,傳達出不同的視角。

話說《pen》也曾製作過其他的美女特輯(我正是因為華原朋美而踏上蒐集美女特輯之路),包括二○一一年「美麗的女性們」,封面人物是當年火紅的演員武井咲;二○一八年「話題美女」,封面人物是當年創下寫真集銷售紀錄的白石麻衣;二○二一年「女優」特輯,封面人物是當年復出的女演員佐佐木希。和以上幾位比起來,過氣的華原朋美傳達出哪一種美呢?讓我們繼續剖析雜誌編輯。
 
▴ pen的各期美女特輯,我特別收藏著
 
 

構成專題敘事,年輕到成熟的四位美女專訪

「傳說的美女」特輯總計七十二頁篇幅,可拆解為七大部分。

首先是為特輯定調的四位女星專訪與拍攝,合計二十八頁。她們是當年度處於話題沸點上的女明星,登場順序從年輕到成熟排列,分別是:十五歲的玉城Tina、二十五歲的木村文乃、三十八歲的華原朋美、四十歲的鈴木砂羽。其中封面人物華原朋美獨占十頁篇幅(其中四頁長文專訪),另外三位各為六頁(半頁專訪)。

分類、排序、決定輕重比例,絕對是編輯的重要工作,從內容結構讀出編輯的用心。特輯隱含的敘事是女明星從年輕到成熟的過程,重點不在年輕,而是歷經人生迷途後,重新站上舞台的奮鬥與美麗。
▴ 幾位美女按照年齡順序排列、篇幅比重所隱含的敘事,透露出編輯觀點
  
十五歲的玉城Tina是初代miss iD得主、《Vivi》雜誌史上最年輕的模特兒,沖繩出身的她參與拍攝工作時從來不緊張,憧憬的女性是「在人生路上不回頭」、「一舉一動都沒有多餘的人」,超越年齡的成熟發言令人印象深刻。

二十五歲的木村文乃是當年NHK晨間劇女主角,其實不久前卻想放棄演藝生涯,被稱為遲開的花。演出角色廣泛到觀眾驚嘆「咦,這也是木村文乃?」的轉折點在於,終於能不害怕地展現出自己的弱點,「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人,卻能在別人面前痛哭」難道不是很棒嗎?她想用語言之外的、能夠用眼睛看見的東西去表現──讀到這裡,果然是演技職人才說得出的話呀。

這裡先跳過本期主角華原朋美,第四位女星專訪是今年剛滿四十歲的鈴木砂羽(我以前並不知道她)。二十出頭時以全裸演出荒木經惟導演電影而受矚目,然而後來多半是性感系的工作找上門,甚至受到觀眾批評,讓她一度十分迷惘。

然而卻在四十歲時出現在綜藝節目上,以「超自然的有趣反應」,在根本不認識她的年輕觀眾中暴紅。在專訪中說到「原來我一直在等待的是自己成熟的時間」,今天她勇於挑戰自己沒做過的工作,也能率性在男友面前撒嬌或哭泣。
 
 
 
六頁拍攝加四頁長文專訪,道出華原朋美的半生故事。出生在富裕家庭、有兩個哥哥,從小憧憬演藝事業,曾經參加過偶像活動、登上漫畫周刊封面,讓兩位哥哥買了整車的漫畫回家炫耀「這可是我妹妹呢!」歌手出道後,又被當時如日中天的音樂製作人小室哲哉欽點,一夕暴紅,被稱為「平成灰姑娘」。

然而好景不長,歌手生涯隨著他的戀情一起破碎,長期精神不穩定,用藥過度,在自宅瓦斯中毒時果然是哥哥破門進來搶救,救護車送醫,新聞剩下醜聞。歷經暴肥、戒斷、出國復健,回到照護機關工作。被問到為什麼決定重回舞台時,她說:「把愛唱成歌,或許可以拯救某些人⋯⋯」在格鬥擂台上,被稱為鬥士而尊敬的,不是全勝不敗的選手,而是輸過之後還能再站起來的選手。

身為讀者,我想《pen》創刊十五周年特輯想傳達的,是人生經歷風霜雨雪,才能淬煉而出的美吧。
 
 

暴紅前夜潛力新星,時尚攝影師拍攝當紅女神

當然,給大叔歐吉桑看的流行文化雜誌,也少不了介紹日本影視產業從不缺的新鮮肉體。在第一部分二十八頁的半途(木村文乃到華原朋美之間),插入的區塊是「暴紅前夜的期待新星」專題,共八頁,介紹十六位美少女。

打頭陣的是前一年以《小海女》席捲旋風的能年玲奈,後面還有三吉彩花(前不久在《今際之國的愛麗絲》也有登場),山本舞香(在《風流韻事審查委員會》的辣妹演出迷得我都暈了),小島琉璃子(幾年前以很可愛卻不計形象的演出在綜藝節目暴紅)⋯⋯看來雜誌的預測力真不錯

第三部分八頁篇幅,則是交由知名時尚攝影師Leslie Kee拍攝六位當紅女神(外加一個團體):時尚雜誌常客秋元梢(老實說我不認識她)、資生堂代言人森星、模特兒水原佑果(原來是水原希子的妹妹啊)。這部分攝影應該很厲害,但關於時尚的知識我太弱因此無法解釋。
 
▴ 當年暴紅的《小海女》能年玲奈;還有我個人偏愛的山本舞香,身高152卻是空手道黑帶,去讀賣巨人隊比賽開球十分漂亮。
 
▴ 時尚的部分我就真的不懂了。
  
 

從西洋名畫到各國月曆,也少不了人氣女星

第四部分就是日本雜誌的看家本領:「從西洋名畫看美女」,總計十二頁,分為清純系(瑪麗.安東尼王后也很喜歡的女畫家的自畫像、抱著白貂的貴婦人、養羊的女孩⋯⋯)、知性系(奧松維爾伯爵夫人、龐巴度夫人⋯⋯可恨我藝術素養不足)、帥氣系(聖女貞德、狩獵女神)、性感系(沉睡的維納斯)、療癒系(聖母瑪利亞)、紅顏薄命系(俄羅斯皇后、奧菲利亞)。

如果你是本專欄讀者,大概已經知道,日雜編輯就是能把電影、繪畫、文學等來自其他文化領域的素材,適當地使用在不同主題。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教養或素養吧,我喜歡讀日雜的一個原因就是,從中可以知道好多我所不知道的,可以對人炫耀一下的新知識。
 
▴ 西洋名畫看美女,編輯的文化素養令我羨慕
  
以為從繪畫談美女已經夠生猛,沒想到還更出奇!第五部分是「百花繚亂,沉迷於新年月曆裡的女孩」,雖然只有六頁篇幅,但你怎能想到這麼有趣的切入角度呢?但從月曆看美女,而且是全世界各國都進入搜尋範圍,並包含公益視角,身為讀者不禁拍手叫好。

美女月曆,是日本寫真偶像每年都會推出的商品(我絕對不會承認想買當今寫真女王菊地姬奈的月曆喔),但這部分打頭陣的是日本航空的月曆,由空姐搭配十二個不同景點,兼具旅遊資訊。愛爾蘭廉航RYANAIR推出的月曆,雖然是泳裝與性感內衣空姐,但銷售額捐贈給罕見疾病基金會(這些資訊是怎麼找到的啦)。

美國農村女孩性感月曆,難道有鼓勵年輕世代務農的功能嗎?運動畫刊每年泳裝特輯製作的月曆大家都很熟悉了,但,德國自行車零件商推出的美女月曆你看過嗎?橄欖球美女月曆的收益投入參戰士兵PTSD的治療活動;英國北部狩獵俱樂部推出的美女月曆,模特兒邀請空中救援隊的女性隊員擔任──理由是狩獵活動中意外受傷導致需要救援的機率很高,讓俱樂部成員認識一下空中救援隊⋯⋯嗯,很好。

頹廢主義藝術家推出女性與棺木、吸血鬼、惡魔相關的月曆,每年都被教會強烈抗議!荷蘭女性藝術家的自拍月曆,所得幫助自己持續投入創作。視角來到台灣,也介紹了當年台灣第一美女、志玲姊姊林志玲推出的公益月曆喔。
 
▴ 美女月曆還要兼顧公益,真的很會處理,還是說,凹得真好呢?
  
 

對我來說,提到「美女」就是她

第六部分則是「娛樂產業必須認識的人氣女星」,包含電影與音樂兩個範疇,六頁篇幅介紹十八位西方面孔,好萊塢到烏克蘭,這也是編輯蒐集資訊的火力展示。

做為收尾第七部分,四頁篇幅非常有趣:「對我來說『美女』就是她」,邀請不同領域的文化人談自己心目中的美女代表。

時尚總監的流行模範是六○年代法國女星;音樂製作人憧憬的是二十七歲白血病過世的昭和女演員夏目雅子;歌舞伎役者認為不該忘記七○年代參與許多女性雜誌創刊的傳奇造型師;模特兒與歌手提出蒙娜麗莎;環球小姐舉出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搞笑藝人則提出自己少年時最愛的少女偶像。知名編輯則說起不該忘記宮崎駿漫畫《風之谷》女主角娜烏西卡;漫畫家認為最美的女人是伊藤潤二恐怖作品《富江》,美到所有人都想殺了她、又具有無限復活能力的富江,是男性創作者憧憬又恐懼女性的化身⋯⋯
 
▴ 還有什麼切入角度可以把娜烏西卡、富江、蜜雪兒歐巴馬放在一起呢?文化人談心中的美女,太有趣啦
  
所謂的「美」是什麼呢?讀完這期特輯後,我開始思索這件事,至於答案,才不會這麼輕易告訴你呢,如果可以,我想企畫一個題目,用編輯力來說出這個故事。
 
▁▁▁▁▁
後記:

查詢後發現,《pen》創刊二十五周年並沒有製作紀念特輯,當期主題是「戰國武將的全部」,由扮演織田信長的木村拓哉登上封面。位於萎縮的市場與退化的預算,雜誌真是哀傷的產業呢。

話說《BRUTUS》創刊三十周年特輯(二○一○年),也比四十周年(二○二○年)精彩許多。正因為某時期的老東西特別好,這個專欄才有存在意義吧。

話說回來,《pen》最有名的特輯應該是從二○一七年開始、每年底固定製作的「創作者大賞」,頒獎給該年度最活躍的表現者與藝術家。但,這個專欄是我基於私心偏好的珍藏雜誌,所以變成介紹美女特輯,畢竟我身為大叔,大家請多包涵。

為求平衡,下期專欄我們介紹女性雜誌《& Premium》創刊十周年特輯:「讓每天有好心情的一百件事」吧。特別注意,製作「一百個東西」這類主題,是編輯的火力展示,如何分類一百種事物、怎麼讓讀者看完一百個物品還不膩、下一次如何用新角度繼續談另外一百件事?編輯前輩告訴我,這,就是品味啊。

話說,我最近也正在讀張亦絢《感情百物》呢⋯⋯
 
▴ Pen 25周年有木村拓哉但沒有紀念特輯,有點哀傷呢
  

 
劉揚銘
每天努力三小時的文字工。雜誌編輯出身,過勞辭職後自由工作,減速生活,以寫作與編輯維生。Facebook:工作即生活|劉揚銘
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