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亡者永世沉眠,
歷經亙古,死亡亦滅。」
歷經亙古,死亡亦滅。」
在《克蘇魯的呼喚》(The Call of Cthulhu)中,當警探里葛拉斯調查棘手的克蘇魯教團案件時,曾打探到上述紀載在《死靈之書》(Necronomicon)中的文字。自從首度在一九二四年刊載於《怪譚》雜誌(Weird Tales)上的《獵犬》(The Hound)出現後,《死靈之書》就成為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最頻繁提及的一本禁書,甚至可以把它視為克蘇魯神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儘管洛夫克拉夫特從未讓劇情圍繞《死靈之書》展開,但它在《敦威治怪談》(The Dunwich Horror)和《門外怪客》(The Thing on the Doorstep)等故事中,卻成為推動角色行為的關鍵道具。而蘊含大量禁忌知識的《死靈之書》,不只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大放異彩,就當年洛夫克拉夫特圈的作家們,也受到它的影響,而在自己的故事加入了其餘獨特的魔法禁書。
《死靈之書》的獨特地位,在於僅管它是故事中的虛構作品,洛夫克拉夫特卻利用它讓故事充滿了異樣的寫實性。就連他筆下的科學家和學者們,也經常向《死靈之書》尋求解答;《瘋狂山脈》(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中的學者將南極的遺跡與《死靈之書》中對古老種族(Elder Thing)降臨地球的描寫做連結,《敦威治怪談》中的亨利.阿米塔吉博士(Henry Armitage)也利用《死靈之書》製作出能解除猶格.索陀斯(Yog-Sothoth)子嗣隱形狀態的伊本.迦茲之粉(powder of Ibn Ghazi)。
▴ 《鬼玩人》(Evil Dead)系列電影中出現《死靈之書》的畫面(圖|Game Rant)
阿拉伯狂人寫下如妖魔般嚎叫的夜間聲響
在一九三八年出版的短文〈死靈之書史〉(History of the Necronomicon)中,洛夫克拉夫特簡述了《死靈之書》的歷史與其翻譯版本的來龍去脈。《死靈之書》原名Al Azif,洛夫克拉夫特則描述azif在阿拉伯語中象徵昆蟲如妖魔嚎叫般的夜間聲響。它的作者是在克蘇魯神話中大名鼎鼎的阿拉伯狂人阿布杜.阿爾哈茲瑞德(Abdul Alhazred)。當他於西元七三八年居住在大馬士革時,便在當地寫下了《死靈之書》。十二世紀的傳記作家伊彭.卡利坎(Ebn Khallikan)宣稱,阿布杜.阿爾哈茲瑞德在光天化日下遭到無形怪物撕成碎片,周圍的群眾則看得嚇破了膽。其他關於阿布杜.阿爾哈茲瑞德的傳說,則講述他自稱見過千柱之城埃冷是克蘇魯神話宇宙中,另外一座重要的城市,位於阿拉伯半島。在《穿越銀鑰之門》中,Irem之王創造了巨大的城市,能阻止人類穿越時空通道。(Irem),也曾在某處沙漠中的無名之城中,找到比人類古老的種族留下的紀錄與秘密。他崇拜的神靈則是猶格.索陀斯與克蘇魯。
▴ 千柱之城,埃冷(圖|CTHULHU JOURNAL)
當君士坦丁堡的席奧多魯斯.費列塔斯(Theodorus Philetas)於西元九五○年將Al Azif翻譯為希臘文後,這本書便被賦予了《死靈之書》的名稱。中世紀的歐勞斯.沃米厄斯(Olaus Wormius)則製作了拉丁文譯本。當拉丁文譯本開始引來注意後,教宗格雷戈里九世( Gregory IX)便於一二三二年將《死靈之書》列為禁書。日後的其他複本則放在大英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哈佛大學、米斯卡托尼克大學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但除了這些正式複本外,同時也有不少秘密複本流傳在外。當理查.皮克曼《皮克曼的模特兒》(Pickman’s Model)的角色,日後前往幻夢境加入他熱愛的食屍鬼族群,並在《夢尋祕境卡達斯》(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協助藍道夫.卡特(Randolph Carter)。(Richard Pickman)在一九二六年從阿卡漢消失時,可能也帶走了他家族相傳的十六世紀希臘文譯本。據說羅伯特.錢伯斯也透過《死靈之書》想出了《黃衣國王》1895年出版的一部短篇恐怖小說集,共包含10部小說。其中頭四部提到了一部名為《黃衣之王》的劇本,讀到它的人都會發瘋。這個劇本又與一個叫做「黃衣之王」的超自然存在有關。(取自維基百科)(The King in Yellow)的概念。
真有其書?連梵諦岡博物館都被詢問過
有趣的是,儘管〈死靈之書史〉宣稱出版於一八九五年的《黃衣國王》受到《死靈之書》影響,但部分研究洛夫克拉夫特的學者反而認為,現實中其實是《黃衣國王》中的詛咒劇本設定,影響了洛夫克拉夫特描寫《死靈之書》的方式;但洛夫克拉夫特可能到一九二七年才讀過《黃衣國王》,比《死靈之書》的首度登場晚了三年。這種現實中的疑點,與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大量「引經據典」的橋段,反而加強了《死靈之書》本身真真假假的魅力。雖然洛夫克拉夫特與其他作家從未描述過該書的詳細內容,也一再強調它只是虛構書本,現實中卻有不少人相信《死靈之書》確實存在;就連梵諦岡博物館都曾受到詢問是否擁有《死靈之書》。▴ 1895年出版的《黃衣國王》書封(圖|維基百科)
藉由「正典」集結的暗黑創作宇宙
《死靈之書》也激發了洛夫克拉夫特圈的其他作家,使他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魔法祕典。克拉克.艾許頓.史密斯(Clark Ashton Smith)筆下的遠古魔法師伊波恩創造的《伊波恩之書》(Book of Eibon),與勞勃.霍華(Robert E. Howard)故事中的德國學者費德瑞赫.馮.榮茲(Friedrich von Junzt)寫下的《無名教派》(Unaussprechlichen Kulten/Nameless Cults),和羅伯特.布洛克(Robert Bloch)的《蠕蟲的奧秘》(De Vermis Mysteriis)。洛夫克拉夫特同樣會在自己的故事中提及這些書籍,這讓克蘇魯神話的世界觀得到了不少「正典」。曾經懷抱學者夢但未果的洛夫克拉夫特,反而在無意間建立了自己的「學術圈」。《死靈之書》逐漸化為克蘇魯神話的規範核心,連日後的創作者也紛紛在其中加入新內容。
布萊恩.盧姆利(Brian Lumley)就曾在《掘地者》(The Burrowers Beneath)中增加了「不朽亡者永世沉眠」引句的加長版內容。
在一九七○年代引入克蘇魯神話與蠻王科南設定的漫威雖然已多年沒有受到直接提及,但克蘇魯神話中的事件與舊日支配者確實曾出現在漫威正史,發生主要事件的616宇宙中。,也創造出與《死靈之書》有關的《黑暗魔書》在影集《汪達幻視》(WandaVision)與電影《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Doctor Strange and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都有出現。(Darkhold),並讓它在海伯利亞時代(Hyborian Age)和科南一同出現;猛毒(Venom)的子嗣屠殺(Carnage)也曾企圖用《黑暗魔書》讓邪神克蘇恩(Chthon)甦醒。
《死靈之書》也曾出現在山姆.雷米(Sam Raimi)的《鬼玩人》(Evil Dead)電影系列中,但這版本除了名稱以外,設定上與洛夫克拉夫特版本則有許多不同處。時至今日,《死靈之書》已成為克蘇魯神話的另一種象徵;它可以是解開混沌的鑰匙,也能擔綱封鎖邪物的關鍵。儘管不如舊日支配者般擁有自我意識,但《死靈之書》也早已成為洛夫克拉夫特筆下不朽的造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