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推薦|回到日本古著發源地,前進一九八〇年的太平洋彼端

09.15.2023
#古著 #復古 #日本 #牛仔褲 #時尚 #1980年代
文|W‧大衛‧馬克思     提供|二十張出版 

為了維持貨源充足,古著店仰賴大坪洋介和日下部耕司這樣的個人在太平洋彼端搜尋稀有貨品,再以船運定期送回日本。在那個美國人湧向耀眼、簇新的購物中心血拚的年代,這些日本買家卻常在美國心臟地帶最陳舊、獲利最少的零售商店裡出沒。

整個一九八二年,二十六歲、人在洛杉磯的大坪洋介每週都從銀行裡提出現金,把一疊鈔票藏進襪子裡,接著開車前往較不為人知的南門區(South Gate),造訪他最喜歡的服飾店格林斯班(Greenspan’s)。這間店裡積著灰塵的貨架上陳列著數不盡的過往年代服飾:被人遺忘的Levi’s牛仔褲、褪色的丹寧夾克、一九五〇年代的襪子。這些全是滯銷貨,是製造商不再生產、也沒人穿過的舊商品。大坪洋介每次造訪都會發現新寶貝,他在該年也成了格林斯班家族最喜歡的顧客。他會把自己在店內尋寶時造成的髒亂清理乾淨,而且一律付現──直接從襪子裡掏錢。

大坪洋介每週會把買到的貨品寄往東京阿美橫町一家叫Crisp的小店。Crisp將貨品的美國標價提高百分之一百作為店內售價。一件進價九美元的Levi’s 501牛仔褲在店內售價為三千六百日圓。因為價格合理,讀過《POPEYE》雜誌的年輕消費者每週都會將店內大部分商品搶購一空,Crisp因此需要不斷補貨。

大坪洋介在玫瑰盃跳蚤市場(Rose Bowl Flea Market)街上看見復古打扮的路人,就會掏出襪子裡的現金,向路人多買些商品。他回憶道:「他們都會說,不行,這是我的第二層皮膚。可是要是掏出一百美元,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寶貝賣給我。」不到幾年,日本的古著需求量大幅激增,大坪洋介不得不在科羅拉多州和加州招募一批「挑貨員」,開始在各自的區域為他尋找貨源。

美國東岸也有類似的活動正在進行。一九八三年,學生日下部耕司收到東京一家二手服飾店委託的任務,要他前往全美各地蒐購美式古著。隨後十年,日下部耕司開車行遍全美五十州中的四十九州,到生意清淡的百貨公司和逐漸沒落的西部服飾店,搜尋店中滯銷商品。日下部耕司承認:「我對服飾一竅不通,但我熱愛旅行。」但他至少知道怎麼找到最重要的商品──背後皮標上有「XX」的舊Levi’s 501直筒牛仔褲,以及沒人穿過的經典Converse與Keds運動鞋。
 
▲ 一九七〇年代末,古著店於原宿開枝散葉,販賣源自日本的二手牛仔褲與夾克,掀起服飾業的新潮流。(照片提供:Eric Kvatek)
 
大坪洋介、日下部耕司和八〇年代的其他日本買家,都在日本服飾業一個逐漸成長的領域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領域就是古著店。山崎真行的奶油蘇打和車庫天堂在七〇年代中期販售五〇年代的滯銷貨,成為該領域的開路先驅。在一九七〇年代末,原宿出現了Santa Monica、DEPT、banana boat、VOICE,以及CHICAGO等商店,為日本提供了古著店的原型。相較於BEAMS和SHIPS銷售昂貴的進口新品,這些商店則供應出現在一九七五年《Made in U.S.A.》目錄與每個月《POPEYE》雜誌上商品的廉價舊版本。

為了維持貨源充足,古著店仰賴大坪洋介和日下部耕司這樣的個人在太平洋彼端搜尋稀有貨品,再以船運定期送回日本。在那個美國人湧向耀眼、簇新的購物中心血拚的年代,這些日本買家卻常在美國心臟地帶最陳舊、獲利最少的零售商店裡出沒。老舊商品只能在沒有電腦存貨系統的商店裡找到。不過,這些奄奄一息的零售商卻大多都不願意割捨那些幾十年都賣不出去的牛仔褲和鞋子。日下部耕司記得:「有時候,老闆不肯承認店內商品是舊貨。有些地方只賣給當地人。還有一間店一次只肯讓我買個四、五件,所以我只好重返三十趟,才買齊我要的商品。」

日本買家都懷抱相同的夢,希望能自由進出店家的地下室。每家店都有可能是一座金礦,堆著仍維持原始狀態的古著,四周則圍繞著散發霉味的雪紡睡衣和過時的小禮服。以古著為靈感來源的品牌POST O'ALLS設計師大淵毅就曾經當過這種買家。他在八〇年代晚期曾懷疑紐澤西州雷德班克(Red Bank)一家百貨公司的地下室內有大量的滯銷服飾。他回想:「我得請員工幫我一批批把衣服拿上來。老闆情緒非常不穩,喜怒無常,好像她不缺錢似的。我不得不來來回回二十幾趟。」大淵毅最後用一盒盒的GODIVA巧克力討她歡心,才如願以償。
 
 
▔▔▔▔▔

《洋風和魂:美式流行╳日本改造,戰後日本的時尚文化史》
作者|W‧大衛‧馬克思
譯者| 吳緯疆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博客來
誠品
momo
 
 
二十張出版
由內生長、向外探索。聚焦人文品味與社會觀察,關照以經驗構成的自我價值。
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