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韓文呼喚我:超越語言隔閡不是靠書讀得多而是靠愛得深

05.18.2023
#語言 #韓文 #BTS #韓劇
文、圖|莫莉

在文本上直翻 CGV,並標注「韓國知名連鎖電影院」。但影視作品的字幕有限,篇幅窄短,塞入大量的文字易造成讀者分心,產生理解劇情的時間差距,因此部分情況會選擇譯為台灣閱聽眾能在一秒內理解的「威秀影城」。

語言隔閡是什麼,是雙方無法以已知詞彙表達想法,望著彼此的雙眼陷入宛如三秋的尷尬空白期。

記得在韓國工作的假期空檔,由於韓國飛往日本的機票相對便宜,索性決定一個人到福岡自助旅行四天三夜,想試試看把自己丟在陌生語言國家會是什麼感覺。飛機降落之後,轉乘機場巴士抵達博多車站,在宛如迷宮的地下街找到對應的出口,步行至旅館,一路上的指標由於大多有英/中/韓等語文,所以靠著與生俱來莫名優秀的方向感與直覺,順利抵達旅館。原本打算用英文與服務人員溝通,赫然發現對方的韓文比英文流暢(韓國人喜愛至九州地區觀光,因此促成大多數軟、硬體均有韓文服務),幸運地用韓文完成了入住手續。

當我心滿意足卸下行囊,準備開始探索福岡,首站來到當地知名的拉麵店,想要大快朵頤一番,品嚐正統博多豚骨拉麵。「一位。一碗豚骨拉麵,謝謝。」用日語說出這般早就背熟的饕客必備台詞之後,可愛的店員看著我,講出了一串句子。我的腦裡下意識明白她正在詢問麵體的硬度,但我的大腦卻瞬間暫停,想尋找她方才所說的句子內「偏硬」的單字,想藉以覆誦,完成回答。殊不知卻在倒帶時卡住,兩個人就這樣看著彼此,回以停格且尷尬的笑容。

那是離開台灣在國外生活好幾年後,再次深刻體悟——語言隔閡發生時所帶來的衝擊與距離感。這段小插曲直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不僅是對方水汪汪大眼裡的困惑,還有自己恨鐵不成鋼的扼腕。
 
▲〈 Christmas Love by Jimin of BTS〉單曲封面。
 
一個國家的語言與其文化,比起相輔相成的平行感,個人意見更偏向文化風俗影響語言形成之論派。舉例而言,台灣除了高山地帶偶爾會短暫性降雪之外,平地並不會有雪花的蹤跡,因此對於降雪程度的形容詞甚少。反觀每至冬天就會降雪的北方地區,相對衍生豐富的雪之詞彙。

例如,BTS 防彈少年團成員 Jimin 曾發行個人單曲〈 Christmas Love〉,歌詞提到「소복소복」(sobok-sobok),意指外頭一片白雪靄靄,在屋簷與街道邊上層層堆疊成尖塔的模樣。對於韓國人而言,單用一個字詞即能意會白雪經由一晚累積成了何種模樣以及程度大小,但由於中文沒有直接對應的單字,需要以較長的敘述說明才能使非母語者了解其義。

當翻譯工作者遇到這種因當地文化所誕生的字詞,就是考驗其功力的時刻——不僅考驗對於當地文化背景的了解,同時也考驗母語的詞彙量與活用度。

 

翻譯是將水放在不同容器
在地化讓受眾瞬間理解文意

翻譯到底是什麼,這個如哲學般的問題,其奧祕程度不亞於探問生命到底是什麼?

因為沒有人能給出正確答案,我們只能依照每個人的想法與觀念,結合自身的學經歷與個人感官彙整出最恰當的答案。

在韓國進修翻譯課時,翻譯學教授如此形容:「翻譯像是將水放在不同容器的工作。」水是最原始的語意,它必然要裝盛在容器裡,否則將潑得滿地,損失原有的型態與質量。發話方用自身語言表達句子,將水裝在第一個容器內;而翻譯的工作即是理解這杯水的組成,選擇恰當的容器遞給收話方,讓他順利拿取一杯形狀雖不同卻質量相等的水。而翻譯境界高明之處就在於,這杯水的容器拿得順手、水不多不少,恰如其分。不讓雙方因為替換的過程產生加油添醋、東完西缺的困惑。

近年來韓國音樂、影視作品於台灣蔚為風潮,進而帶動文學書籍注入台灣,使得韓國翻譯出版作品備受矚目,從早期探討南北韓局勢或經濟脈動等人文社會書籍,到韓劇入門的寫真冊、劇本書,以及文字量更豐富的小說、散文、詩詞等,無論是主動或被動,台灣讀者皆能感受韓國文學的存在感。需求量大增的語言搬動,促使韓文翻譯成為了重要的橋樑。

在地化 VS 國際化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特定品牌」。

例如,當主角至 CGV 看電影——以文學作品而言,基於版面的特性可用譯注或編輯注等方式補充說明,以協助讀者理解。在文本上直翻 CGV,並標注「韓國知名連鎖電影院」。但影視作品的字幕有限,篇幅窄短,塞入大量的文字易造成讀者分心,產生理解劇情的時間差距,因此部分情況會選擇譯為台灣閱聽眾能在一秒內理解的「威秀影城」。

將外語轉為當地的特性,省略語意後繁複的文化背景,使受眾第一時間理解文意,即為在地化之翻譯。
 
▲ 韓國tvN於2022年推出的戲劇《流星》。

韓文與中文有一項代表性的差異即是「稱謂」。例如,韓國女性會稱呼年紀較大的男性為哥哥「오빠」(OPPA),但中文裡只會稱呼有血緣關係者為哥哥,如此一來,在沒有加注姓名的情況下,直翻哥哥,可能造成一般觀眾誤以為兩人有血緣關係。為了消弭誤會,譯者可以選擇加注姓名,例如「南俊哥」,或依循雙方的關係,譯為「學長」、「前輩」等職位或位階的稱呼,形成在地受眾能接受的翻譯。

宋瑛堂老師於《譯者即叛徒?》一書也探討翻譯過程中每分每秒的取捨與選擇,保留原文意思的最大化 VS 當地讀者的理解度 VS 翻譯功力的深與廣,日以繼夜在譯海裡掙扎浮沉。
 
▲《譯者即叛徒?》由臉譜出版。

不過有趣的是,當人們對於另一個文化圈的興趣提高,包容度也會隨之升高。此趨勢也反映在翻譯的運用上。

現在網路社群喜好直接使用韓文發音的字詞「歐巴」、「歐膩」,觀眾在潛移默化之中也明白這些單詞的意思。此外,有時候帶有當地文化氣息,反而讓生疏的字詞成為另一項魅力。

像是,韓國近年的新興概念「獨飯」(혼밥)、「獨酒」(혼술),由於以往韓國社會習慣多人用餐、喝酒,最近個人獨處意識抬頭,再加上疫情之影響,使「獨自〇〇」的習慣成為現在的主流,進而影響語言發展。中文翻譯多會選擇「一個人用餐/獨自吃飯」等流暢且符合中文標準之語句,但若在調性較活潑的媒介,使用「獨飯/獨酒」則更能渲染韓國文化特有的氛圍,使讀者擁有不一樣的感受,彷彿學習到他國文化的語言習慣。

 

波拉嘿、紫愛你、I Purple you
ARMY跨越翻譯的代表話語

回歸原點,支持語言形成的是文化,而讓兩個文化相容接納的關鍵並非完美無缺的無礙溝通,而是雙方願意敞開心胸的態度。

BTS 防彈少年團與其歌迷 ARMY 有著極具代表性的話語「보라해」(紫愛你),보라為紫色,成員V在歌迷見面會上望見歌迷們用紫色做為應援,因此將其轉為動詞,代表防彈少年團與歌迷間表達相互支持的寓意,中文能用音譯的「波拉嘿」或意譯「紫愛你」,英語圈的翻譯則是「Barahae」或是「I Purple you」。

雙方因真摯的心意,簡單一句話,跨越音譯/意譯或在地化/國際化等制式的解題方式,形成特有的文化,讓原本的語意自由轉化為相容並存的型態。
 

▲〈We are Bulletproof : the Eternal〉MV大量使用紫色,傳遞彼此守護的意象。

當國境藩籬式微,我們透過相異語言交流時,除了學術領域得錙銖必較語意落地的精準誤差,更可以試著從理解他國的文化與對方的心意開始,用不同的語言相互建構出橋樑。

翻譯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比起嚴格監督來者為何人,去者有無證,更可以試著理解相異,懷抱相歧,比起相同,更甚相容。用心的溫度,「譯」起相互溝通。


 
莫莉
專職韓文翻譯,喜好觀察天空。在文字創作與翻譯裡滾盪;每天也在自我與世界間來回,希望用自己的筆,寫出你我生命的詩篇。 Instagram:b613_molly
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