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珍松
插圖:畫不完的ASHi
▇ 再幸福的人也需要婚姻的「保護」?
從我二十歲開始就一直陪伴我在首爾生活的姊姊於不久前結婚了。我在真心恭喜她之餘,也同時感到安心。是啊,我感到安心,往後姊姊就是個有老公的人了。也許這麼想有點古怪,但看著幸福的他們,我的腦海裡竟浮現出自己曾在新村市中心被醉漢毆打的過去。看著想息事寧人的刑警、警局裡蒼白的燈光,以及醉漢父親苦苦哀求我的模樣時,我的腦海中就只有這麼一個想法:真希望有個人能陪在那個深夜在警局停車場焦急等著我的姊姊身旁,最好還能是個可靠的男性。是啊,找個「老公」。這個念頭不僅讓我相當混亂,也感到羞愧不已,因為當時我早就下定決心不要結婚,也發行了《單身季刊:不戀愛的自由》(계간홀로: 연애하지 않을 자유)這本獨立刊物,《單身季刊》是一本希望讀者能以批判視角看待戀愛及結婚話題的雜誌,但是那樣子的我卻希望姊姊能受到「老公的保護」。
期待別人的友善看待確實有點自私及不合理。對於選擇不婚的我,並不害怕那些嘲笑或看扁我的偏見及嘮叨。對於那些每次提到我不結婚就說著「唉呦,這種孩子反而會最早嫁人」的長輩們,反正早在我特別將他們的名字標上紅線時, 我對這一切就已經感到麻木了。然而,在某個清晨突然閃現的那股情感卻讓我心痛不已,我是因為喜歡姊姊才會那麼想,明知道那跟我的價值觀完全背道而馳, 我卻還是希望她能找個人結婚,並因此感到安心。同理可證,就算我再怎麼高喊自己有多幸福,那些愛著我的人肯定也會出於善意而勸誘我結婚。這是因為那些人在擔心我的同時,卻也恣意地認為這是我的人生缺了些什麼而導致的失誤。
▇ 不結婚的我,是「偏離正軌」嗎?
我是個「偏離正軌」的女人,那是因為我們打從國中時期就受到這種教育, 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而制定了一套所謂符合「正常發展路線」的「生涯週期性義務」。大家在成年後就該選個職業,挑個配偶,接著再結婚生子成為父母。然而,每當還沒成人的我偏離正軌時,就總是會聽到某處冒出「您已脫離導航路線」這個熟悉的聲音。而它會以各種方式出現,有可能是來自他人的干預,指責你是「自私的新時代」的媒體,或是那些會激發你感到自責的關愛眼光。在這之中,讓我最有感的是心裡湧現出的不安及懷疑,要是我真的走錯路怎麼辦?倘若我真的因為「少不更事」而判斷錯誤的話該如何是好?每當這種時候,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某張臉孔。在我的雜誌於二〇一三年一月創刊當時,我在某本雜誌的封面上,第一次看到了某位七字頭的不婚女性, 而我一眼就認出那張即便身處在針對不婚女性的無數傳言中,也毫不偏頗的那張臉龐,她正是我打從好久以前就很想見到的金愛順老師。
其實一開始在我腦中響起的提示音並非「脫離導航路線」,而是「您已進入更適合自己的路線」。我們的社會在描述不婚女性的生活或故事時,要不是刻意刪減,不然就是加以扭曲,接著還會不斷響起「您已脫離導航路線」的警告音。然而,這是不對的。無論是選擇不結婚或將婚事無限延期都不代表偏離正軌,這不過是我們在安排自己人生的過程中,試圖想探索出更好的方向而踏上的旅程。這不僅是新的路線,也是不同的路線。
▇ 結婚or不結婚,都無法以二分法去評斷
搞不好這本書中並沒有那些決定不婚的人所期待的內容。每次我前去進行對談的路上,偶爾會笑個不停,但也會有淚流不止的時候;有些時候會因而獲得勇氣,但也會碰到身陷絕望之際。當你回首一看,就會發現這些都是必然的結果, 因為並沒有哪個人的人生更優越或「正常」,而人生也並非以結婚作為自由及束縛,抑或是幸福與否的區分標準。我們不能隨意吹捧或貶低他人的人生,所以我們盡可能地不直接給予提示或設下規定,要不然這場對談可能就會受限於我們的意圖。因此,無論是試圖想歸類這本書,或是想對其下定義,這些都是無意義的舉動。我希望這本書會是個讓人感到開心的里程碑,可以成為某人乍然一現的力量;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讓自己躍然紙上與某人來個扎實的擊掌;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桌邊閒聊,能成為讓某人潸然淚下的欣然問候,或是化身為輕撫著你鬱悶心窩的那雙溫暖之手……▇ 為了幸福,請你以自己為出發點來安排人生吧!
面對那些因自以為的善意害我感到痛苦的人,我想拿這本書給他們閱讀。就像我們嘴上說著「我真的沒事」,並不代表是真的沒事一樣,人生亦是如此。不可能有人能永遠處於沒事的狀態,但是當自己的權利只因為不婚這個原因而遭到剝奪時,那就真的無法坐視不管了。因此,與其擔心我得一個人坐在警察局那種地方而勸我結婚,倒不如一起打造出不會發生那種事情的世界,讓我們的國家可以變得更為安全、更加平等。欲閱讀更多《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歡迎至各大書店購買:
✓誠品:http://bit.ly/416vV4G
✘博客來:https://bit.ly/3Ml4fVx
✓momo:http://bit.ly/3GnsuyJ
✘金石堂:http://bit.ly/3ZJvu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