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告別情緒性進食,對那碗豆花的渴望就不像洪水猛獸

06.20.2023
#正念 #卡路里 #情緒性進食 #飲食障礙 #容貌焦慮 #身形焦慮
文|鄭淳予    圖|蔡玫香 @Freefox Photo
 

容貌焦慮者為了追求社會認定的「完美」外貌,可能會產生節食、暴食嘔吐症或過度運動⋯⋯等的飲食障礙。反之,「飲食障礙」者的飲食行為常常也加強了容貌焦慮,舉凡不夠瘦、不夠fit、對於自身身體形象的不滿意,都可能成為過度追求飲食控制和不當減重的原因。

夏天的腳步又逼近了,體重卻拉起警報,褲子穿不下,連鏡子都不想照;如果可以,好想叫薩諾斯彈指把我身上一半的脂肪變不見!還是先來節食一波再說?

你常因為容貌焦慮而拿自己的胃獻祭嗎?市面上聲稱有減重效果的飲食法不計其數,廣為人知的生酮飲食、斷食法、168⋯⋯但每次破功後的報復性大吃卻又讓你陷入無止盡的懊惱與挫敗感,到底該怎麼辦?試著向外求援,才發現原來朋友圈裡有相同煩惱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你的身體,你只是,掉入了情緒性進食的迴圈中。
 
 

越吃越焦慮越不快樂
五階段認識情緒性進食

什麼是情緒性進食?當人在情緒低落或焦慮時,可能會想透過吃東西來獲得心理慰藉或安撫。這種渴望食物的行為,就是一種情感性進食,又稱為「情緒性進食」。

你是不是常把這幾句話掛嘴邊?「我覺得壓力好大」、「我一整天只吃了一個三明治」、「我真的很焦慮,好想吃甜食」、「我都沒時間吃飯」、「我餓到睡不著」⋯⋯。
 
▲ 凱特老師對現代人情緒性進食的成因很有感觸。
 
心理諮商師凱特老師指出,情緒性進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一般人可以初步判斷,觀察自己有沒有進入這樣的心理變化機制,同時辨識自己是否已落入情緒性進食的陷阱中。

一、情緒觸發:情緒性進食的初始,由負面情緒或情感壓力觸發,也許是憂鬱、焦慮、壓力、孤獨或無聊等不適感,開始想透過「吃」來緩解。

二、尋求食物:最常見的選項就是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特定食物,如零食、甜點、炸物等。這類食物有更立即的轉移效果和滿足感,帶來舒適與安撫。

三、自我權衡: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人們可能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是出於情感上的渴望,而非真正的飢餓或身體需求。這時內心可能出現矛盾的聲音,一方面希望獲得情感安慰,另一方面意識到這種行為會對身體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四、暫時的滿足:食物的味道與口感可以轉移注意力,並提供一種暫時的愉悅感。在這個階段,會暫時忘記或減輕負面情緒,但這種滿足通常只有一時。

五、後悔與內疚:進食結束,開始產生另一端反撲的情緒。主要是意識到進食行為並沒有真正解決情緒問題,反而加重負面情緒,甚至引起身體不適。而後悔和內疚的情緒更會加深負面情緒的循環。
 
▲ 影片授權自「凱特聊聊-蕭婷文諮商心理師」
 
讀到這裡,你如果驚訝於自己午夜夢迴那些戲碼竟然一一被定義,或是膽戰心驚地以為自己被監視,怎麼會幾乎全數吻合——那並不代表你已病入膏盲,而是你的身心正在釋放警訊。

趕著開會只能倉促地扒幾口飯、加班到深夜嗑了一大包鹽酥雞、週末好不容易排休結果一整天都在電視前與Costco家庭號零食為伍⋯⋯。心理機制經常在不知不覺之間形成,凱特老師提醒,其實在你狼吞虎嚥之前,可以先試著盯緊理智線,從「進食」過程練習自我覺察。

一、非生理性飢餓:通常不是出於身體飢餓,而是以調節情緒為目的。

二、倉促進食:因急於尋求滿足而吃得過快或無法停止,並非慢慢享受食物。

三、偏好高熱量食物:能更快提供情感滿足,而非基於健康、均衡考量。

四、無意識進食:常不自覺攝取過量,直到過飽或不舒服。

五、進食後的罪惡感:因為情緒性進食並不能真正解決情緒問題,反而可能加重負面情緒,使你更焦慮、更不快樂。
 
 

如何花六分鐘吃一顆葡萄?
正念飲食的入門練習

有沒有試過,把一顆葡萄乾放入嘴裡,咬六分鐘後再吞下?你會納悶:有些男子六分鐘連一頓飯都可以吃完了,一顆葡萄乾要怎麼吃到六分鐘?別懷疑,好好用這六分鐘細膩地感受一顆葡萄乾在你每次咀嚼時的變化,以及口腔內的味覺反應。

凱特老師與我們分享這個她在醫學院念書時的課堂練習。看似容易,箇中滋味卻有大學問。
 
▲ 建議讀者可以在家試著練習,一顆葡萄乾咬六分鐘後再吞下。
 
仔細回想,你有多久沒這麼「專注」在進食了?上一次這樣細細品嚐是什麼時候?吃了什麼?

這是「正念飲食」最簡單的練習,正念飲食是一種以正念(Mindfulness)為基礎的飲食方式,強調在進食過程中保持全然的注意力和意識。鼓勵人們全神貫注地感受食物的味道、氣味、質地和口感,並觀察自己的飽腹感和身體的需求。

簡單來說,吃飯時,你應該與壓力脫鉤,無論是實質的生活壓力或情緒壓力。就算只剩十五分鐘用餐時間,也應該專注於這十五分鐘進餐的過程,屏除手機、訊息、噪音、對話等任何來自外部的干擾。

凱特老師舉例,可以為生活設計健康護法。例如:建立健康的飲食環境,在家中或辦公環境儲存健康食物,以新鮮水果、蔬菜、堅果等健康零食,取代購買加工食品的頻率。同時,也可以學習壓力管理的技巧,透過深呼吸、冥想、瑜伽、身體運動或放鬆練習,減輕壓力、穩定情緒狀態,減少對食物的依賴。

更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情緒飲食習慣。當你意識到自己有負面情緒飲食傾向時,可以試著散步、閱讀、寫日記或與朋友交流,找到相對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與他人分享飲食的目標和挑戰,藉由團體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建議,也能夠幫助你堅持健康的習慣。
 
▲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飲食傾向,與他人分享是很實際的入口。
  
 

不夠瘦、不夠fit、對身體不滿意
飲食障礙加強了容貌焦慮

對情緒性進食有了基本理解後,讓我們退一步想,為什麼我們開始在意飲食?是單純追求健康嗎?還是想控制體重與外貌?當你過度追求社會對美的標準而試圖以飲食控制時,可能已經落入「容貌焦慮」與「飲食障礙」的心理疾病中。

首先,容貌焦慮者為了追求社會認定的「完美」外貌,可能會產生節食、暴食嘔吐症或過度運動⋯⋯等的飲食障礙。反之,「飲食障礙」者的飲食行為常常也加強了容貌焦慮,舉凡不夠瘦、不夠fit、對於自身身體形象的不滿意,都可能成為過度追求飲食控制和不當減重的原因。

其實,「容貌焦慮」與「飲食障礙」都會過度放大外界的審美觀,不自覺地扭曲自己的身體形象,連帶打壓自我價值與自尊,長期累積更可能導致憂鬱、焦慮和社交退縮。

凱特老師以過來人的經驗坦言,她也曾為了減肥而壓抑自己不吃垃圾食物,但一開始太過嚴格,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今天就是想吃碳水,但偏偏今天是斷碳日。」一個小小的破戒,就推倒她原本建立的戒律。
 
▲ 調整飲食習慣最好是漸進式改善,一步一步留給自己容錯空間。
 
 「後來我重新調整,會有意識地看待自己現在在吃什麼東西。」要是吃完了正餐還想吃豆花怎麼辦?她回答:「可以,你可以先吃一碗無糖豆花,慢慢改成半碗,或本來每天吃,慢慢改成一天吃,一天不吃。」

調整飲食習慣只有一條大原則——不追求一次到位。漸進式改善之外,也留給自己一點容錯空間。「慢慢地,那個對豆花的渴望就不會那麼像洪水猛獸,就可以淺嚐即止。」凱特老師如是說。

「要承認自己的無能,我真的不能撐三個月。」聽到凱特老師這樣坦蕩蕩地宣告,你必須相信,接受自己的失敗,絕對比用完美主義砸自己的腳來得舒適。

健康的飲食習慣無法一蹴可幾,但也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別再妄想薩諾斯的彈指術了,重新為自己、陪自己好好吃一頓飯比較實在!

▁▁▁▁
 
凱特聊聊-蕭婷文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Instagram

 
鄭淳予
吃飯慢,寫字更慢的文字工,深信轉速慢一點可以老得慢一點;喜歡走路,不討厭洗碗,人生瑣碎事總有好故事,你肯說,我就願意聽。
留言
延伸閱讀